首页

Sm女王在线视频区

时间:2025-05-24 02:31:00 作者:第三届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滇闭幕 发布《昆明宣言》 浏览量:14717

  中新网金华9月17日电(董易鑫)9月17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下称: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金华站开跑,共有17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路线全长7.8千米,总时长约两个半小时。

奥运会孟关良担任火炬传递第一棒。 董易鑫 摄

  “作为体育人,能在金华跑第一棒,我觉得激动、特别开心。我想,我们传递的不光是火炬,更是体育运动的健康、阳光、自信。希望通过这种激励,特别是传递这种精神,让我们的运动员在马上开始的杭州亚运会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奥运会冠军、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孟关良说。

  据悉,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共有40名运动员、9名教练员和3名医务人员(含康复师),共52人入选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田径、游泳、网球、羽毛球、体操、霹雳舞、篮球、排球、沙排、举重、空手道、拳击、跆拳道、柔术、克柔术共15个大项50个小项的角逐。

  随后,孟关良将火种传递给第二棒火炬手、国家动力冲浪板集训队教练林斌。“我和关良专门设计了交接动作,先击掌后握拳,代表中国力量。从奥运冠军手中接过火炬,传递下去,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林斌说,今天,他还带领了几位动力冲浪板的小将来到现场,希望他们能受到火炬传递热情的感染。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黄美媚参与火炬传递。 受访者本人 供图

  “这次能在家门口传递亚运圣火,感到非常幸运,生逢盛世,迎盛会。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一线职工一定要把亚运的拼搏精神在工作中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公益志愿者,要一如既往的帮助我们身边的困境儿童,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和温暖。薪火相传,传递的不仅是亚运的体育精神,还有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和美德。”当日,参与火炬传递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黄美媚说。

  据悉,火炬传递沿途“一桥、一墙、一馆、一路、一寺、一楼、一门、一塔、一院”,具体来说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通济桥、通远门古城墙、艾青纪念馆、以一代报人邵飘萍命名的飘萍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宁寺、江南名楼八咏楼、金华古子城的标志性建筑保宁门、万佛塔、中国婺剧院。

中国演员、第163棒火炬手许凯(左)与第162棒火炬手张小永(右)进行火炬传递。 董易鑫 摄

  当日,中国演员许凯担任第163棒火炬手。“因为我常年在(浙江金华)横店拍戏,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次参与传递火炬对我的演艺事业来说,也是一种鼓舞。”许凯说,后续,他将带着纪念火炬回到横店,继续工作。

  金华文化底蕴深厚,婺剧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炬传递中“不可或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知名婺剧艺术家陈美兰担任最后一棒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婺剧的传承很像火炬传递。一棒一棒的接力下去,绵延不断,吸引越来越多观众的围观。”她说。

  谈及对杭州亚运会的期待和祝福,陈美兰说,运动员们的平时训练和婺剧演员一样辛苦,甚至更累。希望运动员们抓住机会、机遇,努力拼搏,拿到满意成绩。

  本次火炬传递共有170名火炬手参加,其中包括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金华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党委书记卢阳春,“义新欧”中欧班列掌舵人、“浙江侨界青年‘强浙江’十杰”荣誉称号获得者冯旭斌,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王佳琦,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常务理事、民盟盟员吴慧群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

  火炬传递期间,沿途还举行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舞蹈《十八蝴蝶》、婺剧表演,大合唱《美丽亚细亚好大一个家》等节目。(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高端访谈丨专访图灵奖得主莱斯利·瓦利安特

“同时,线上也需要增加更多孩子喜欢的、健康的、优质的内容。”佟丽华举例称,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和人身安全而建的“青少年模式”,却很少有未成年人使用。为什么?有未成年人就反映说“没意思”,因为有些平台一旦打开了“青少年模式”,很多原来可以看到的科普纪录片或者动画片,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些很低幼的动画视频。

中国央行11月净买入2000亿元国债

来自湖南的蔬菜育种栽培专家苏利荣说,合作中心深得当地农户信任和喜爱,不少人带着问题上门请教。苏里南政府部门经常组织中国专家到当地农场和生产基地调研和指导。“我感到我们真正走进了苏里南人民的心里。”他说。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就中刚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未来,理财机构应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通过ESG产品等绿色创新产品践行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金精准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刘峰说。

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建设城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巩固提升城镇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完善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城镇生态系统监测、城市生态修复、生态承载力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减污降碳协同等相关领域标准,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因地制宜建设城镇绿色廊道,打造街心绿地、湿地和郊野公园,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维持能力。加强河道、湖泊等城市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护,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高用水效率。明确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评估技术标准及管理规程,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城镇生态环境治理评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